Home Environment Support
研究結果顯示,家長在子女入讀小學前,常跟子女進行家庭語文活動,例如看書、說故事、唱歌和玩文字遊戲,對子女將來的閱讀能力有正面影響。調查發現學生在入學前愈多進行這些活動,閱讀成績也愈高。和2011年比較,香港的家庭在九項家庭語文活動中,有六項活動的頻率增加。
與國際水平比較,香港家長跟子女進行學前家庭語文活動的頻率(經常進行:13%),仍稍遜國際平均水平(39%)。
2016年香港家庭教育資源方面稍高於國際水平。香港達至高水平家庭教育資源之家庭比例為 21%,全球排第21位,國際平均比例為20%。2011年,此項比例為12%,表明2011至2016年間,高水平家庭教育資源之家庭比例有大幅提升。
家庭社經狀況
過往不少研究發現,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社經地位,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。PIRLS 2016 研究結果顯示,香港小四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社經狀況,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較低。以小四學生的家庭收入劃分,家庭收入最低組別(每月入息低於港元$7,000)的學生閱讀平均分 568 分,家庭收入最高組別(每月入息港元$63,001 或以上)的學生平均分為 572 分。以家庭每月入息「低於港元$7,000」的組別而言,有 17.3%的學生的閱讀成績能達到優秀國際基準(學生成績達到 625 分或以上),而相對家庭收入較佳的組別,即「港元$42,001 至$49,000」和「港元$56,001 至$63,000」,成績能達優秀國際基準的學生分別為18.0%和 17.1%。由此可見,香港小學教育系統能有效地為學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,即使家庭環境一般的學生,仍有機會掌握良好的語文和閱讀能力。
學生的社經地位 和 閱讀成績
學生的家庭收入和 閱讀成績群組比例
家庭藏書量
家中兒童書籍藏書量方面,香港家庭藏書量不算很多,藏書超過 100 本的家庭有 17%,藏書在 51-100 本之間的有 20%,藏書在 26-50 本之間的有 27%。相比之下,2011 年藏書超過 100 本的家庭只有 11%,藏書在 51-100 本之間的只有 17%,藏書在 26-50 本之間的只有 25%。與 2011 年比較,2016 年香港家庭兒童書籍藏書量已見提升。由數據分析可知,家中兒童書籍藏書愈多,學生閱讀成績愈好,並達顯著程度。2016 年、2011 年、2006 年和 2001 年的數據顯示,家中兒童書籍藏書量達 51-100 本的家庭,其子女的閱讀能力達到香港平均水平,2016 年的學生平均分達 578 分。
家中藏書 和 學生閱讀成績
家中兒童藏書 和 學生閱讀成績
家長閱讀興趣
根據 PIRLS 2016 國際報告,國際的數字顯示,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家長閱讀興趣較高,另外有 51%的家長閱讀興趣一般。研究發現,閱讀興趣較高的家長,他們子女的閱讀成績達 535 分,顯著高於閱讀興趣貧乏家長的子女(17%,488分)。香港方面,只有不到兩成(17%)的家長有較高的閱讀興趣,他們子女的閱讀成績顯著高於其他學生。另一方面,閱讀興趣貧乏家長的比率較 2011 年上升(2011 年:14%;2016 年:22%),這班家長的子女閱讀成績則明顯低於其他學生。
此外,香港家長對子女教育水平的期望,亦與學生閱讀能力成正比。調查顯示,無論父母的教育背景或家庭收入如何,他們對子女的學業期望,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,具有重要的影響。
家長常為子女提供的教育資源之一是聘請課餘補習教師,超過六成的小四學生有參與補習,比率較 2011 年為多。在 PIRLS 2016 調查中,即使是收入最低(每月收入不高於港元$7,000 元)的家庭,有近六成的學生表示(58.5%),曾經在課後接受不同形式、不同科目的補習。然而,研究結果顯示,接受課餘補習的學生在閱讀成績上(563 分)較沒有參加課餘補習的學生(582 分)為低。
總言之,學生閱讀能力除了依賴學校與教師的教學之外,家長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,參與閱讀。家長若希望提升子女的閱讀能力,需要先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、習慣和態度,以身作則,以改善家庭的閱讀環境,讓子女從小參與閱讀活動,並提供各種資源和兒童讀物來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。